社会实践|乡村振兴的上海示范:吴房观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3-02浏览次数:49


开展背景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部署要求,到2022年底,东部地区一些乡村将率先实现振兴。2018年,上海市推动开展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工作,迄今已进入到第四批示范村建设周期。

公司“乡村振兴的上海示范:吴房观察”团队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视角切入,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为案例,直面上海市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中的经验与问题,从实践层面分析大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此外,本次实践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为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子深度响应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思路。

实践进度

1  第一次实地调研

202111月中旬,研究团队先后与吴房村设计团队、村干部等开展座谈,调研吴房村的设计理念与基本情况,并通过访谈了解村庄内民宿的基本经营情况。


2  第二次实地调研

20221月,研究团队确定第二次实地调研时间,并讨论形成行前备忘录。113日,团队成员与吴房村思尔腾公司的顾问开展访谈,补充了第一次实地调研中未了解到的运营公司相关内容。


3  问卷调查

20222月,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的社会价值,团队多次讨论形成了调查问卷。该问卷面向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员工发放,主要调查部分员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认知情况。

成果展示

1  吴房经验

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用乡村规划对乡村的发展进行导向和约束。在保留“桃源吴房十景图”原有乡村肌理和村庄道路的基础上,进行兴旺产业的整体业态规划与布局。另一方面,启动核心区的集中示范模式。在建筑总体风貌的把控和桃园科技农业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均产生示范作用。

吴房村的经济模式是混改经济模式,由市国有、镇集体、社会资本各方参股。这种市场经济下的乡村振兴1+1+3模式真正实现乡村资源和资本合作,形成资产,引得资金。面对村民集中安置的问题,吴房村采用“E+X+Y”村庄布局体系的思路,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

2  吴房思考

通过积极探索和试点,吴房村的乡村振兴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调研资料,村庄后续发展可聚焦提升建设发展的自主性加强核心示范区与周边区域联系挖掘村庄可持续发展潜力三方面。

为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针对不同参与主体提出参考建议,以期村庄在政策支持下充分发挥发展活力。另外,针对高校在“卓越育人”框架下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潜在思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社会实践得到了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团委、同济大学栾峰教授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吴房村设计团队、吴房村村委和村民、思尔腾公司、部分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员工等的协调、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文字:杨希、匡佳文

摄影:潘昱琪、范振杰

审核: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