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主题团日|“大城小爱——在内心遇见最美春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28浏览次数:19


2022420日,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2021级研究生班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本月的团日活动暨心理健康班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大城小爱——在内心遇见最美春光”,由团支书项阳、心理委员唐可欣共同主持。

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心路分享”,邀请了丁浚峰、范振杰、于程媛三位同学对封闭隔离期间自己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进行了分享;第二个环节为“在线游览”,通过视频的形式,带领同学们游览了上海团中央旧址纪念馆。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听到了疫情期间的不同故事和不同感受,内心备受鼓舞,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团中央的历史与发展,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 心路分享

距离上海本次疫情发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当前上海抗疫仍然处于关键阶段。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同学们积极配合上海市和学校的防疫工作,一直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疫情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重重困难,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但每个人在此过程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勇气和智慧,来战胜疫情带来的困难和压力,更有同学主动成为了志愿者,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班会,丁浚峰、范振杰、于程媛三位同学对自己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分享。


丁浚峰同学在疫情封闭隔离期间偶然遭遇了伤病,需要在校外就医,他分享了自己在求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受诸多因素影响,“就医难”成为了每一个上海市民需要担心的事情,丁浚峰同学起初也遇到了诸如离校审批、医院就诊等方面的困难。在辅导员和学校的帮助下,丁浚峰同学完成了离校、入院等一系列手续,虽历经波折,但最终顺利就医。

范振杰同学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抗疫,在本次班会上他分享了自己作为志愿者的经历和自身的感受。疫情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一时间,上海市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抗疫人手不足是其中重要一点。范振杰同学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负责部分物资转运和楼层管理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志愿者工作经历,以行动诠释了“做与不做”(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于程媛同学则分享了自己在宿舍的日常生活,以及疫情发生以来自己的心理变化历程。忽然的长时间封闭,让同学们的生活突然变得不适应,疫情的压力,又给同学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于程媛同学分享了自身如何从不适应变得适应,如何破解疫情压力,并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小妙招”,例如调整作息的方法等。她还提到,自己也参与了楼层的志愿者工作,也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在线游览

疫情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外面的世界。本次活动后半段,同学们通过视频的方式,观看了共青团中央旧址纪念馆的导游视频,对共青团的历史进行了进一步了解。视频中,导游带领我们逐步参观馆内陈列与壁画,对共青团的成立与发展进行了讲解,并重点介绍了当年共青团在上海的活动,以及上海共青团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据介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上海市著名的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博物馆。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组织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中央机关便设于此。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团中央机关旧址复原场景,了解了共青团的发展历程、英雄人物,以及当年团中央机关的场景。



本次活动结合了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和针对广大团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给予了同学们战胜困难的鼓舞、战胜疫情的决心,也点燃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让大家更加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必将战胜疫情和一切困难。活动后,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想和心理感受,他们表示,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困难终将被打败。


撰稿、图片:刘通

审核:徐蓓丽